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日前在北京啟動結直腸癌“防篩診治護管”全鏈條的科普中國行(簡稱科普中國行)活動。
本次科普中國行由《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提供學術支持,諾輝健康協辦,將圍繞公立醫療機構建設結直腸癌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結直腸癌患者、家屬及相關的高風險人群提供及時、有效的精準科普,計劃到2022年底在全國建立覆蓋省市縣各級醫院的100家科普基地,培養300名科普人才,開展2000場科普活動。
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最新數據,中國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正以每年7.4%的速度增加。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指出,結直腸癌的健康知識科普行動,對于提升全民早篩意識及篩查依從性,提升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提高病人的術后生活質量,提升5年生存率意義重大,值得向人民群眾推廣。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表示,腸癌患者的家屬也是高風險人群。根據相關指南,結直腸癌患者的家屬人群應該早10年于患者的發病年齡進行篩查,或者40歲開始篩查。本次科普中國行不僅面向醫院腸癌患者,還面向院外高風險人群,打造“防篩診治護管”全流程、全方位的癌癥防控管理體系。避免出現人群危而不篩、篩而不查、查而不治的情況,切實打通癌癥防控鏈條,提升早診早治率。(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