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思琪 郭銘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推動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省豐富的自然資源適合發展旅居康養產業。
結合省情實際,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一直關注養老發展的相關領域人士,在全國兩會會內會外,紛紛就如何推動養老服務與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出實招、獻良策。
場內熱議
推廣普惠養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發展養老服務業既能改善民生,又能拉動內需、擴大就業,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應從實際出發,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決機構養老存在的問題,使機構養老真正惠及普通百姓。”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認為,機構養老是養老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的最佳選擇,但面對日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普惠養老領域仍存在著諸多問題與不足。
銀行工作人員指導老年人辦理業務破解數字鴻溝。
趙雨森委員建議,要深入推進養老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鼓勵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方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推動形成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統一開放的養老服務市場,提高養老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適當保留部分針對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兜底服務的公立養老院。對這類老人實行入住評估制度,優先保障五保戶、低保戶等特困群體的供養需求;堅持按標準建設和實際適用相結合。
“此外,養老機構建設必須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社會福利機構、養護院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標準化要求,實現規范化設計、建設和管理。”趙雨森委員解釋說,養老機構建設必須立足實際,量力而行,按照經濟適用為主的原則,加大中檔養老機構供給,以滿足大多數老年人養老需求,不能盲目追求高檔豪華。
完善養老基礎設施支持醫養結合
“我從走訪調研中發現,居家養老是我國更多老年人的選擇,但不管是居家養老還是社區養老,都需要配套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從而保障其正常發展。”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豐曉敏認為,當前,人工智能非常發達,它可以讓每一個獨居老人或空巢老人,在有需求時隨時與第三方機構或親屬取得聯系,如此可解除很多家庭的后顧之憂。
一些養老機構床位供需缺口較大、供求結構失衡、配套設施不健全,管理不規范、居住條件差、衛生條件不達標等問題也十分突出。為此,趙雨森委員建議,要督促完善各類場館建設、老年人防滑防摔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老年人的食宿條件和文化娛樂條件,完善確保老年人安全。在醫養結合方面,統籌落實好醫養結合優惠扶持政策,支持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和專業老年醫護機構,集疾病診療、康復護理、保健保養、心理咨詢為一體,并納入醫保定點醫院。
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綠色生態養老產業
日前,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中提到,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老齡事業與產業、基本公共服務與多樣化服務協調發展。如今,在市場需求與政策鼓勵的雙重影響下,“銀發經濟”正成為下一片藍海,養老產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對此,豐曉敏代表建議,可以利用我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發展綠色生態養老產業。“伊春市素有‘紅松故鄉’‘天然氧吧’等美譽,我省可以針對60到70歲有收入、有意愿、沒有經濟負擔的老年群體,發展養老旅游,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部分養老機構專業化水平較低,僅提供最基本的日常護理服務,老年人的數字鴻溝仍然存在。”趙雨森委員建議,加強對養老服務人員業務培訓,合理利用公共資源為社會養老機構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積極開發適老化技術、設施和產品,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難題。
場外連線
打造“15分鐘助老生活圈”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養老’一詞被多次提及,作為行業協會,我們也將進一步發揮政府、行業和企業間橋梁紐帶的作用,助力全省養老事業發展。”黑龍江省養老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張成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協會將繼續加大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暢通人才職業評定和晉升渠道、選塑典型,從而保障專業的養老服務人才儲備。同時,進一步加大力度,落實我省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細化評估細則,積極引導社會資源進入養老服務領域。
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近年來,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全省現有養老機構2422所、床位22.58萬張,其中公辦234所、床位4.9萬張,民辦2188所、床位15.88萬張;社區嵌入式養老設施1736個、床位1.8萬張。97%的縣(市)建有社會福利院和城鄉特困供養服務設施,91.6%的社區建有居家養老服務設施,52%的農村建有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如今,我省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康養相結合、產業事業相協同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養老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改善,老年人福利津貼制度更加精準便民。
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侯青竹向記者介紹說,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配合省衛健委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精準提供基本養老服務,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助老生活圈”。建立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對養老服務質量信息共享,實施多部門聯合監管,確保養老機構規范安全運營。啟動“家庭床位”試點,幫助低收入家庭提升對失能老人照護能力,提高貧困失能老年人生活福祉。強化對獨居、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關愛服務,建立城鄉普遍覆蓋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發揮天鵝頤養聯盟機制作用,集中推介龍江旅居康養資源,推動全省旅居康養新業態融合發展。
圖片均由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思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