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經濟網訊(孫麗霞 葉鴻 梁新立)哈爾濱市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啟動以來,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黨委將開展能力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市委部署和活動目標任務,精心謀劃,迅速行動,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工作質效提升專項行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
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圍產保健門診緊跟互聯網步伐,利用“互聯網+”個體化營養體重管理,發揮圍產保健特色門診和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門診的專長優勢,逐步從孕早期開始,對孕婦進行全員全程營養及體重管理,早發現、早診治妊娠期合并癥并發癥,促進母嬰健康,獲得了孕產婦的廣泛好評。
依托“互聯網+” 開設孕期網絡運動課程
“來,跟著我做,左臂向上,右臂向下。”在圍產保健門診,營養師孫玉紅正帶領“云端”的準媽媽做運動。從去年10月份開始,圍產保健門診開設了網絡運動課。孕期運動網絡課主要針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需要做孕期營養和體重管理的孕婦,運動課分為熱身、孕期運動六步法和肌肉拉伸三個環節。全部運動時間大約50分鐘,讓孕媽媽在家里進行專業的孕期運動,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同時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
逐步推進 打造全程孕期營養與體重管理
據了解,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圍產期營養工作早在十余年前就開始了。2011年,朱瑩主任率先在醫院開設了黑龍江省首家“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門診”,帶領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媽媽”學習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監測方法、個體化的飲食營養治療、孕期運動指導,同時由產科專家對“糖媽媽”當天的血糖監測結果進行評估和會診,并開展產后隨訪工作。
2020年初,圍產保健門診工作從原來的妊娠期血糖管理,逐步推進對所有來門診產檢的建檔孕婦進行全程“孕期營養與體重管理”。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通過與各產科門診、孕婦學校等科室合作,免費為孕早期及建檔孕婦進行“一對一”孕期體重評估,指導孕婦采用規范的測量體重的方法及描畫體重增長曲線,及時發現孕期體重增重過多或不足等營養相關問題,進行規范管理及營養運動指導,實現圍產期營養代謝疾病的一級預防。
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體重指數異常、孕期體重增長過多過少者進行營養及體重的規范化管理,制定個體化飲食計劃及運動方案。經過不斷宣傳和指導,很多孕媽媽的體重能保持在適宜范圍內增長。2021年巨大兒的出生率下降了1.35%,同時也降低了孕婦軟產道損傷和產后出血的發生。
利用軟件 實現孕婦血糖和體重的遠程管理
孕婦通過“圍產營養在線管理工具”軟件,可將監測的血糖和體重增長情況發到軟件的手機平臺,醫生、護士和營養師通過手機或電腦可以隨時了解、發現孕婦血糖異常或體重增長異常,及時告知其就診,避免持續的高血糖對母兒的危害,也減少了孕婦來醫院復查的次數,實現孕婦血糖和體重的遠程管理。此外,圍產保健門診還增加了對妊娠合并貧血及妊娠合并高血脂等患者進行飲食營養和服用膳食營養補充劑的指導,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多重挑戰 圍產營養保健任重而道遠
2014年,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獲得世界糖尿病基金授予的“中國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診療合作中心”全國首批掛牌醫院;2015年,醫院被中國醫師協會授予全國孕期營養課堂省級示范單位;2018年,醫院被婦幼健康研究會母胎醫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診治合作聯盟授予年度聯盟成員單位……
在榮譽的背后,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朱瑩主任表示,由于黑龍江省地處我國北方,寒冷氣候持續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居民日常飲食特點多為高脂、高鹽。很多懷孕的女性受習慣和環境影響,往往延續了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孕期飲食能量攝入過多,運動量少,體重增重過多。再加上孕前就處于超重肥胖水平的女性和產婦的比例逐年增加,導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巨大兒出生率“居高不下”。另外,鐵、維生素D、鈣、碘等重要營養素的攝入不足,也是很多孕婦容易出現的營養不良問題。
如今,孕期營養工作面臨著孕婦能量攝入過多和微量營養素缺乏的雙重挑戰,這些不利因素易引發諸多母嬰合并癥及危重癥,增加分娩風險,同時也會增加剖宮產率,對母兒近遠期健康極為不利。無論從母兒健康,還是產科安全角度,對孕婦進行營養和體重規范管理應從備孕期或孕早期開始,全員全程的管理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