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春英
政府工作報告將“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列為今年一項重點工作。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張麗新談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是我省民生工作一直遵循的準則。今后應在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性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基礎上,繼續做好民生工作,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張麗新認為,加強基本民生保障要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張麗新建議,在“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方面,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著力改善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在“更好的教育”方面,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不斷優化調整我省“雙特”建設高校和專業集群,“雙高”“雙優”項目重點建設學校、專業(群)等;在“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建設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推進“健康龍江行動”提檔升級。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張麗新談到,發展社會事業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前我們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則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盡管民生工作的底線和高線的目標要求和層次不同,但是其精神實質是追求美好生活。她建議,應結合我省實際,多元化促進就業創業,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多層次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擴大“龍江惠民保”覆蓋面,優化保障功能。兜牢基本民生底線,著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以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發展推進共同富裕。積極推進“幸福龍江”建設,推動實現“民生振興”,讓龍江發展動力更加強勁,讓龍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共享美好生活是推動發展的根本目的。張麗新認為,做好民生工作需要處理好發展與民生的關系,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過持續發展不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發展民生。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我省民生工作應深入實施民生振興計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持續提高生活品質,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養老托育、文化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堅持在質的提升中實現量的快速發展,促進文體事業蓬勃發展,不斷追求品質生活,推進民生高質量發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