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經濟網訊(衣曉峰)由天津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國家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天津市藥監局、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可穿戴與數字化類別賽,于8月25日在天津市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哈爾濱醫科大學推出的參賽項目“可穿戴式醫療輔助視覺系統”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本次行業盛會集可穿戴與數字化醫療器械的前沿理念和最新成果于一體,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100個項目參賽評比,最終有50支頂尖項目團隊入圍并獲獎。
作為“科創中國”系列活動的一部分,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在科技部等相關單位的指導下,自2018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是國內參賽項目數量最多、質量最好、專業度最強、專家評委水平最高、行業影響力最大、成果最突出的全國性專業賽事。在今年第七屆創新大賽中,來自全國各地50支頂尖項目團隊參與角逐,評委專家根據項目創新性、臨床應用價值、市場前景等綜合評價,最后評選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2名和優秀獎24名。哈醫大附屬二院結直腸腫瘤外科馬天翼副主任醫師代表團隊參加了比賽,出色地展示了團隊的創新成果和技術實力,贏得了評委們的認可和好評。
目前,可穿戴與便攜式產品發展勢頭迅猛,得益于持續的技術進步和消費者對健康的日益關注和對實時健康監測和智能設備的現實需求。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相關部門的鼓勵和鼎力支持下,該校附屬第二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王貴玉教授帶領團隊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和技術探索,最終成功研制出了一套可穿戴式醫療輔助視覺系統,這套系統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實時導航功能,得以實時進行2D/3D影像傳輸并顯示高質量的術中影像,將術前和術中影像疊加到醫生的視野中,幫助術者更清晰地識別復雜的解剖結構,在術中做出更精準的決策,由此打破了傳統設備的束縛,拓展了更自由、更靈活的操作環境,提升了手術的高精度和高效率。
迄今為止,王貴玉教授團隊圍繞醫學影像3D顯示系統、接收器、發射器等可穿戴式醫療輔助視覺設施的研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累計獲得3項國家專利證書。王貴玉介紹說,下一步,他們團隊將再接再厲,進一步優化系統功能,增強無線傳輸的穩定性和設備的續航能力,在不同手術環境下進行適用性和療效的驗證,讓這項技術更為智能化、精準化、集成化,盡早實現臨床轉化,廣泛應用于各類微創手術,提升手術成功率,并縮短醫生的學習曲線,為手術教學和培訓提供更為真實有效的模擬環境,力爭在全球手術導航設備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馬天翼副主任醫師表示,可穿戴與數字化醫療器械是當前醫療器械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為遠程醫療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數據基礎,而遠程醫療的發展又為可穿戴醫療器械的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和市場需求,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醫療健康服務的發展和創新。團隊將繼續致力于醫療健康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動醫療器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