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豐收了。吳易霞攝
本報訊(吳易霞 記者劉暢)眼下,正值“米都糧倉”農忙時節,走進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點,萬畝稻田豐收在望,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田地改造后地塊又平又大,全程智能化機械化,種地越來越省心。”七星分公司科技示范戶周德華手捧沉甸甸的谷穗樂呵呵地說,“農業新技術和智能農機裝備用起來后,我家的水稻產量比以往每畝增加60斤左右,而且我這種的還是優質米品種,銷售也根本不用愁。”
2024年七星分公司增發國債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建設規模為26萬畝,其中新建項目區為24萬畝,改造提升2萬畝。重點開展平整土地、灌溉排水、道路整修、土壤改良等內容建設,進一步實現農機入田、管網入地、地力培肥、旱能澆、澇能排,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七星分公司種植戶騰璐坦言:“今年七八月的強降雨,示范點沒有減產反而增產,高標準農田幫了大忙。這里的排水系統完備,能夠及時排水,再加上農業管理措施到位,產量得到了保障,今年又是大豐收。”
高標準農田“三分建、七分管”。七星分公司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護機制,明確管護主體,壓實管護責任,通過設置“田長”等方式,引導管理干部和種植戶參與項目建設、管護和監督的積極性,做到建成一畝、管好一畝、見效一畝。項目建成后,逐項開展驗收,確保項目質量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