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經濟網訊(王丹陽 記者 祝東)7月14日,由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員會指導,黑龍江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共青團關愛留守兒童“情暖童心·鄉伴童行”公益項目十周年總結會暨2025年啟動儀式在希望大廈圓滿舉行。會議全面總結項目十年工作成果,研究部署新階段重點任務,進一步凝聚合力推動黑龍江省留守、困境、流動兒童關愛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綜合部(黨委辦公室)副部長、網絡公益與公眾推廣部負責人其其格,團省委學校部部長楊頔,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主任杜晶,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副處長曲冰,黑龍江省社科院MSW教育中心副主任李竹翠,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磊、秘書長高嵩等省直及各相關高校、市(地)、縣(市、區)負責人代表、愛心企業代表、媒體代表、童伴媽媽、志愿者代表等600余人線上線下同步參加。
活動伊始,現場人員共同觀看了十周年短視頻,回顧了“情暖童心·鄉伴童行”公益項目十年間的溫暖瞬間。十年光陰流轉,無數雙手牽起孩子們的希望,無數顆心溫暖著孩子們的童年,愛與陪伴的力量在黑土地上生根發芽。
隨后,哈爾濱市少年宮小雪花合唱團一團兒童代表、哈爾濱音樂學院志愿者代表精彩演繹希望工程主題曲《大眼睛》,用歌聲和樂器重溫那份純真與感動。
“情暖童心·鄉伴童行”項目負責人宮平進行工作匯報,共同回顧了這十年間用愛心丈量的溫暖征程,開啟了這份承載著十年感動與收獲的溫暖答卷,讓大家對項目的發展歷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十年來,志愿者們用愛與陪伴為兒童筑起溫暖的港灣。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志愿者們共同朗誦《十年守望愛滿童心》,他們用飽含深情的語言,生動再現了志愿者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展現了陪伴照亮童年的力量,讓大家在字里行間感受那份沉甸甸的愛如何照亮孩子們的童年。
十年堅守,離不開眾多志愿者、團隊和地(市)高校團委的默默付出與無私奉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公益精神,用愛心點亮希望,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活動現場,項目組向陳淞等300余名志愿者、哈爾濱工程大學等100所高校、共青團齊齊哈爾市委員會等45家組織單位致以最誠摯的敬意,并為志愿者代表、志愿服務團隊代表和組織單位代表頒發了致謝證書,以表彰他們在關愛兒童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在項目實施的十年里,涌現出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無數人為這個項目付出心血,有志愿者的日夜堅守,有高校的鼎力支持,還有企業的慷慨相助。活動現場采訪了幾位特別的志愿者和代表:哈爾濱音樂學院民樂鋼琴聯合團委書記王丹陽、愛心企業代表聯想東北大區校園負責人王兆楠、中央戲劇學院志愿者陳淞、上海復旦大學志愿者徐子博,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志愿服務初心,活動組織助力,感人志愿故事,陪伴過程中的收獲與成長,讓參會人員無不深刻感受到項目在關愛鄉村少年兒童中發揮的深遠作用。
旗幟,是方向,是力量,更是責任與擔當。伴隨著2025年暑期“情暖童心·鄉伴童行”項目的啟動,各高校志愿服務隊從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副處長曲冰、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磊手中接過象征使命與擔當的旗幟,即將奔赴龍江各地,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送去關愛與陪伴,希望在旗幟的引領下,志愿者在奉獻中傳承希望,將關愛傳遞給更多的孩子,讓溫暖灑滿每一個角落。
自2015年共青團關愛留守兒童“情暖童心·鄉伴童行”公益項目啟動以來,經過10年的摸索與創新,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共有來自省內外200余所高校1.5萬人次志愿者參與其中,公益服務地覆蓋全省85個鄉鎮,受益兒童2.7萬人次。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期返鄉,就近或集中前往少年兒童陣地、社區等,通過開展假期日間陪伴照料、課后輔導、心理疏導等形式的活動,讓留守、困境、流動及鄉村有需求的少年兒童的假期更加有意義且豐富多彩,孩子們在學習成績、課余生活、思想觀念、視野等方面均有積極變化。大學生志愿者也在付出的同時,收獲了孩子們的信任與依賴,在個人的生涯規劃中融入了更多的公益正能量和使命擔當。
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多方支持。各級團委、民政、教育部門協同發力,多家媒體持續跟蹤報道,希望工程“心理聯盟”為大學生志愿者及童伴媽媽開展相關培訓,聯想集團等愛心企業每年捐贈美好包裹等物資助力項目的深入實施。
此次共青團關愛留守兒童“情暖童心·鄉伴童行”公益項目十周年總結會暨2025年啟動儀式圓滿舉行,不僅是對過去十年工作的全面回顧與總結,更是對未來關愛服務工作的全新規劃與展望。會議的成功舉辦,讓所有參與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項目的價值與意義,下一步,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將凝聚起更加強大的社會合力,為推動黑龍江省留守、困境、流動兒童關愛服務工作邁上新臺階,續寫更多溫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