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市萬畝水稻公園。省農業農村廳提供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科技農業,向科技要效益;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向綠色要特色;大力發展質量農業,向
四方面發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省人大代表劉娣說,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對應了發達農業所展現出的科技化、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等顯著特征,對黑龍江推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她建議在以下方面加大支持:
一是不斷加大農業“卡脖子”技術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在種質資源創新、生物育種、農機裝備研發、數字農業等領域加大投入。
二是全面優化升級農業生產方式,科學布局休耕輪作,重點加強投資少、可復制、可操作黑土保護技術模式的集成創新,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輕簡化技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的示范和推廣。
三是強化標準化體系建設和擴大標準化生產規模,前者需要構建系統的質量檢測、質量溯源、產品分級體系,后者需要不斷加大規模化集約化農業生產面積。
四是著力打造地域性品牌,唱響“龍江好米”“龍江好肉”“龍江好油”“龍江好奶”“龍江好藥材”等地域名片,建好線上線下兩個市場,并強化縣域物流倉儲能力。
加快構建農產品品牌“金字塔”
省政協委員李連瑞認為,要解決農業大而不強、品牌市場能力
李連瑞委員建議,打造省級公用品牌。打造黑龍江農業品牌航母,統一搭建運營平臺,統一形象設計,集中宣傳推介,輻射省域全部優質農產品和加工產品品類;打造區域特色公共品牌。集中培育“一地一特色”“一區一品”的區域特色公用品牌,做好“新”“特”文章;打造企業自主品牌。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效應的骨干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打造競爭力強、影響力大的本土企業品牌。同時,配套做好加強品牌宣傳、拓展銷售渠道、做優農產品品質等工作。建設品牌農產品供給基地,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區、數字農業示范區,對接高端消費市場,孵化一批“龍江好食品”品牌農業示范基地,支撐品牌農業發展。
讓綠色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對于發展綠色農業,省人大代表張樹春建議,要樹立綠色技術樣板,利用現有農業科技園區、基地等,全面開展綠色技術研究、示范,把樣板立在田間;開展好綠色技術培訓,利用科普之冬、科技大集、網絡平臺等媒介,培訓、普及“一噴三省”等綠色技術模式及“輕簡化”“三減”等綠色綜合配套技術;鼓勵生產者努力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保護、利用好黑土地,采取農藝、工程、生物等措施,通過農畜循環、有機物料還田、構建肥沃耕層、測土配方等技術手段,提高耕地地力、提升土壤有機質,讓良田更肥、產能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