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經濟網訊(記者王艷秋)記者從25日召開的2022年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獲悉,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聚焦“一個目標”,貫穿“兩條主線”,把握“兩個抓手”,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建立完善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突出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提升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開創自然資源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個目標”,就是推動我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兩條主線”,就是牢牢錨定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之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配置支撐,順應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大局。“兩個抓手”,就是突出運用新理念提升攻堅克難的能力,突破服務發展的制約因素;突出利用數字化賦能自然資源管理,進一步顯化自然資源價值,全面服務保障現代化新龍江建設。
一要以高效有力的資源要素保障,支撐全省經濟穩增長。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出臺一系列以“最惠”用地保障政策為代表的務實管用保障措施,保證重點工程項目及時落地,為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規劃用地保障。加大以戰略性礦產資源為重點的地質勘查力度,推動優質煤炭資源開發,釋放煤炭優質產能。落實好自然資源部支持東北全面振興意見,把政策轉化成“應用場景”。繼續深入挖掘“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價值,積極拓展成果應用途徑,探索建立安全、高效、精準的共享應用機制。
二要完善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繪就龍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藍圖。加快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及“三區三線”劃定,開展好市縣總體規劃審批,合理分配下達規劃指標。加快完成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工作。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推進村莊規劃管理。建立完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實現國土空間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保障哈長城市群、哈爾濱都市圈、哈大綏一體化發展空間。以黑河、綏芬河-東寧、撫遠-同江為主要節點,構建“一帶三核三通道”沿邊開發保護新格局。落實省委戰略部署,啟動黑瞎子島建設規劃編制,支持黑瞎子島自由貿易島建設。積極響應“冰上絲綢之路”倡議,支持哈爾濱國際物流樞紐和同江鐵路大橋等中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
三要提升資源保護利用水平,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價值顯化。啟動我省黑土地調查監測評價標準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黑土地數量調查。積極推動我省黑土地地理信息監管平臺建設,啟動部分重點區域內不同類型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不動產登記全面推行線上線下“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實現登記業務“跨省通辦”,推行電子證照應用。以探索省、市級政府所有者職責代理履行模式為重點,推動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加快探索“興安嶺生態銀行”運行模式,積極推動自然資源價值轉換。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四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分解落實新一輪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規劃保護任務目標,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身負責。開展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補足工作,嚴格永久基本農田用途管制,讓良田實至名歸。落實《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和“田長制”,開展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更新與監測,規范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工作,切實保護利用好黑土耕地。嚴格耕地占補平衡制度落實,強化補充耕地項目全過程監管,確保新增耕地數量質量真實準確。積極爭取承擔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任務,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五要推動生態系統綜合保護修復,助力我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落實省政府碳達峰碳中和“1+8”政策體系編制工作要求,以構建生態系統增匯體系為目標,扎實研究可行路徑,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制定完成我省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編制完成生態系統增匯規劃。壓實地方政府和企業修復治理主體責任,強化對生產礦山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監督管理。繼續推動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研究出臺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相關政策,積極構建多元資金投入格局。加強以歷史遺留礦山為重點的生態修復治理力度,組織申報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
六要堅決防范自然資源領域行業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好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切實督導相關市地逐個問題梳理痛點難點,制定整改方案,建立臺賬,明確措施,對賬銷號解決問題。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快推進城市地質調查工作,全面完成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開展受地質災害威脅區域移民避險搬遷、中俄界河塌岸地質災害調查和“兩大平原”地下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地質調查。全面建立“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加快構建權責明確、簡約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堅決遏制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實行“零容忍”。進一步加大土地礦產衛片執法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重大違法行為。
七要推動自然資源管理數字賦能,創新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持續推進數字龍江—自然資源篇建設,立足構建“一云一網一中心一平臺N應用”數字化支撐體系,推動省市縣用地、用礦三級聯審系統上線運行,實現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互認。推動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動態監督、自然資源執法監察、黑土地保護動態監測監管、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等系統綜合集成,為自然資源綜合數據應用建立“操作系統”。積極拓展自然資源數據應用平臺,以“三調”數據為底圖,整合數據,健全完善自然資源全要素“一張圖”,推動其在自然資源決策、管理、執法和服務中的融合和運用。進一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把“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