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桑蕾 孫銘陽 彭溢 姚建平 薛婧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了要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這引起了正在謀劃工業振興的黑龍江人的關注,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工業振興的夢想紛紛發表看法、建議。
破解工業軟件“卡脖子”
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龐達對工業軟件研發提出建議:“當前,中國智能制造所用的核心工業軟件高度依賴進口,是自主可控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大力推進工業軟件國產化迫在眉睫。”
哈爾濱森鷹窗業的數字車間。
龐達委員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將相關行業、相近領域的研發機構高尖端人才進一步整合,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成立高效能研發機構,明確技術主攻方向,合力推進研發進程。國家相關部委出臺扶持專項工業軟件研發的獎勵政策,加大工業軟件企業研發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方面技術產品的力度,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提高產品品質檔次,依托骨干企業和重點高校建立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項目,設立科技專項,研發自主操作系統。出臺
打造“中國制造業第一重地”
中國一重生產車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制造業就是實體的根基。
作為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劉明忠說,“一重”的2035年遠景目標是圍繞打造“中國制造業第一重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四位一體”掛表督戰,推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三省重要講話及考察中國一重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國家重大項目,持續解放思想、扎實推進“3+7+5+43”重大攻關計劃,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并重發展,金屬材料裝備和非金屬材料裝備、“制造+服務”“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并進轉變。同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落實落地,在改革中鍛造競爭力,推動“中國制造業第一重地”再上新臺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產業集團,在工業振興實踐中實現更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以全產業鏈思維謀劃工業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友斌大有感觸。他說,
飛鶴自動化包裝生產線。
全國人大代表田立坤表示,黑龍江省提出的工業振興,應該利用好黑龍江的工業基礎、產業基礎、科技資源,努力發展優勢行業,特別是在智能裝備制造業方面,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吸引大批人才落戶龍江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是黑龍江近年來發展較快的民營企業。全國人大代表張志祥表示,建龍作為區域龍頭企業,結合黑龍江區域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大對遠東礦產資源的整合,加強對黑龍江區域內部礦產資源的開發。要加快強鏈補鏈,力爭在黑龍江區域培育先進的鋼鐵產業集群。以鋼鐵企業為核心,通過自建或者培育下游產業,實現鋼鐵產業鏈的配套完善和有效延伸,逐步形成鏈條完整的鋼鐵產業集群。還要整合內外部科技力量,與哈工大、哈工程等上下游一流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建立優勢互補、分工明確、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開放式合作機制。總之,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帶動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而為龍江工業振興貢獻建龍力量。
圖片均由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桑蕾 姚建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