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欣 孫銘陽 孫昊
乘著北京冬奧會的“東風”,龍江冰雪正以其獨特的魅力進入大眾視野。距離北京冬奧賽場千里之外的“冬奧冠軍之鄉”七臺河更是火熱“出圈”。后冬奧時代,讓龍江冰雪“熱起來”“火起來”,成為全國兩會會場內外關注的話題。
會場熱議
立足“冰雪資源”發展“冰雪經濟”
“黑龍江冰雪資源富集,具備發展冰雪旅游、冰雪運動的良好條件。冰天雪地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資源,更是一種經濟資源。”全國人大代表張海英建議,要充分利用好黑龍江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著眼
全國人大代表高永說,黑龍江位居祖國的最北和最東端,發展冰雪產業的潛力巨大,特別是伊春林區的大冰雪、大森林等深受國內外游客的喜愛,非常適合打造滑雪、冰雪溫泉、冰雪穿越等體驗項目。高永代表建議,借助黑龍江冬季漫長的優勢,創新開發有品質有內涵的冰雪旅游產品,利用現有資源和優勢,通過各類宣傳手段和載體,持續做好宣傳推廣和營銷,加大龍江冰雪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影響力,促使冰雪產業更快更好發展。
全力推動“冷資源”成為“熱產業”
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獨具匠心的冰雪藝術、美不勝收的冰雪風光為黑龍江贏得了“冰雪之冠”的美名。進入
省文旅廳資源開發處處長李慶江表示,我省將搶抓“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和
場外連線
全面打造黑龍江冰雪裝備品牌
北京冬奧會的熱潮之下,帶火的不只是全民冰雪體育運動,也為冰雪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黑龍冰刀’曾榮獲國家質量金獎,是中國馳名商標、世界名牌產品。目前公司正積極謀劃,搶抓機遇,助力我省冰雪運動產業大發展。”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鞠培鴻介紹,未來公司還將引進冰雪產品設計人才、從事跨國電商的網絡人才,加大研發投入,通過合作生產、技術合作、對外貿易、跨境電商等快車道擴大出口,重塑黑龍品牌。
我省冰雪裝備制造業具備比較優勢,起步較早,目前已形成以索道、魔毯、造雪機等產品為主的冰雪場地裝備和以冰刀、雪板、雪服、雪鞋、冰上娛樂器材等產品為主的冰雪運動器材兩個制造體系。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董鵬表示,支持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謀劃建設冰雪裝備特色產業園區,把“小、遠、散”企業集合起來,形成集群效應;同時,加強品牌宣傳力度,向全國推介黑龍江冰雪裝備品牌,打造冰雪裝備產業基地地方形象。